查看原文
其他

城市新语|城市人才之争,这回在“农村”

李霞 成都日报 2024-02-06


上周

成都宣布将培养、引进一批

爱农业、懂技术、善经营的“成都农匠”

并将“成都农匠”纳入人才序列

为其提供资金支持、项目扶持等政策保障和职称评审、

住房租赁等方面的优先待遇

引发各界关注


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


事实上,不仅是成都,包括北京、广州、杭州在内的一大批大中小城市都在结合各自特色,培育自己的“大国农匠”——不管是“大国农匠”,还是“农业经理人”“农业经纪人”“农业CEO”……称呼各不相同,但其指向,都是那些“爱农业、懂技术、善经营”的专门人才。


城市新语梳理发现,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意识到乡村经营的重要性,与之相伴的则是“谁来经营”的人才拷问。而加快培养一支“爱农业、懂技术、善经营”的乡村专业人才队伍,正是乡村振兴从乡村建设走向乡村经营的现实答案。


早在过去几年中,已有诸多地方开始探路——2019年,浙江省淳安县下姜村向全国发出“英雄帖”,招聘农业职业经理人;同年,杭州余杭区由政府出面,统一面向全国招揽“乡村CEO”;去年,济南广发“英雄帖”,为农村招聘职业经理人……“三农”领域,人才涌动。






市场需求量达150万人

“农村CEO”成了香饽饽

01


根据人社部的分析报告,未来5年,我国对农业职业经理人的需求总量达150万人左右。


乡村振兴,人才先行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”的目标,要求“扎实推进乡村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振兴”。在新形势下推动现代农业发展,呼唤更多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现代农业从业者,需要更多“爱农业、懂技术、善经营”的新型职业农民。


2022年11月,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提出,“十四五”期间,要培育一支服务乡村振兴的乡村工匠队伍。

2023年7月,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提出,到2025年底,在全国认定百名乡村工匠大师、设立百个大师传习所,认定千名乡村工匠名师、设立千个名师工作室。


随着乡村工匠培育、支持、评价、管理体系正在逐步形成,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引领农民、发展农村、托起农业的生力军。


浙江省“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”,首期招收100名学员的计划一经推出,顿时引发社会关注,吸引近千人报名。


城市新语梳理发现,“农村CEO”这一新兴职业从最初的寂寂无闻到引发热议,再到报名者接踵而来,也不过两三年时间。




植物工厂里,工作人员正在查看水稻的长势情况


瞄准乡村人才缺口

各地纷纷“出手”

02


去年底,吉林省农业生产一线的300名“田秀才”“土专家”,获评第二批乡村振兴人才高级职称。


广东、山东、河北、浙江等地也为扎根乡村的“田秀才”“土专家”评职称,吸引人才凝心聚力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。


挖掘现有乡土人才的同时,培养一支“爱农业、懂技术、善经营”的“大国农匠”,势在必行。


北京今年提出,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、青春建功行动计划,培育100名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和一批“神农领军英才”,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经营管理能力培训。并通过农村创业创新大赛,开展农村实用人才优秀创业项目评选资助,培育一批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。


天津、厦门、成都等地,也纷纷出台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的措施。天津提出,打造一支与天津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相适应,能够引领一方、带动一片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“头雁”队伍。


到2025年,厦门要以家庭农场主、农民合作社带头人、农业龙头企业骨干和农业社会化服务能手等新一代青年为重点,着力培育农业“创客”,造就一批懂技术、善经营、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。成都则要培育一支以5万名农业职业经理人为引领、拥有40万人以上规模的高素质农民人才方阵。


数字乡村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。城市新语梳理发现,诸多城市在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时,都不约而同地找到了数字乡村人才的缺口。


今年9月,广东深入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,计划三年为广东省乡村持续培养超过1000名满足未来乡村发展需求的经营型人才,针对性补强乡村运营、管理、农业农村数字化人才缺口,预计三年将培育超千名农村职业经理人。


今年,浙江提出,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聘请乡村职业经理人,引入懂农村、善经营、会管理的专业人才或团队参与乡村运营。同时,鼓励有条件的强村公司实行职业经理人聘用制。


“数字乡村”已连续6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。去年,中央网信办、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印发《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(2022—2025年)》,对“十四五”时期数字乡村发展作出部署安排,并提出,到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取得重要进展。由此看来,乡村急需的复合型、经营型人才,插上“数字化”的翅膀,必将更受欢迎。


培育“大国农匠”,全国各地还广泛探索政府、高等院校、培训机构、乡村工匠工作站、企业等多方协同的“农匠”培育机制。


比如北京,北京农技协依托北京农学院,深入实施“五个一百”行动,即一百名高水平“土专家”培育行动、一百名专家教授链接乡村产业“头雁”行动、一百家高素质农民实践培训基地建设行动、一百个高品质农业研学基地提升行动、一百个美丽休闲乡村科技赋能行动。


苏州在全市推进农业农村人才定向委托培养工程,明确到2025年,全市定向委培生总数将达1800名以上,这支新生力量所发挥的作用必定“肉眼可见”。近年来,武汉实施“乡村合伙人”计划,开展“在外能人大走访”活动,吸引近千名有产业、有资金、有项目的人才返乡创办实业,组织“武汉农匠”农民技能大赛。



礼遇“大国农匠”

农业从业者受到更大重视

03


从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,到鼓励农民考职业技能证书,再到“大国农匠”竞技评选,农民的社会认同感、职业荣誉感不断提升,各类投身农业农村的从业者受到更多礼遇和重视。


2021年,广东在全国首创开展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定工作,两年间,近万名工匠获得职称。截至2022年11月初,山东共有7347名农民,获得了初级、中级、高级新型职业农民职称。有专家表示,探索建立农民职称评审体系,迈出了构建农业专业人才梯队的关键一步。


随着职称评定而来的,还有贷款、子女教育、购房、医疗等方面的其他“礼遇”——


浙江对长期扎根农村的农匠,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,符合条件者可直接申报相应职称,鼓励各地开发针对乡村工匠的信贷产品,并在授信额度、贷款利率和贷款期限等方面给予优惠,促进乡村工匠发展特色企业;在申请劳模、先进工作者等评选表彰活动中,对乡村工匠予以适当倾斜,对国家级乡村工匠大师、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、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子女教育、购房、医疗等方面给予优惠,鼓励各地多渠道建设乡村工匠名师专用房。同时,支持鼓励将乡村工匠纳入各地人才管理,享受相应政策待遇。


成都则对农业职业经理人在金融支持、社会保障等方面予以保障。比如,金融方面,可通过“农贷通”平台给予最高100万元贷款授信;对在成都市从事生猪养殖、现代种业等的,还给予全额贴息,每人每年度贴息总额最高50万元;社会保障方面,农业职业经理人以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,享受补贴累计不超过60个月。


在武汉,对长期稳定吸纳乡村人才就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在申报市、区农业项目时优先考虑;鼓励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相关从业者参加职称评审,对获得职称的乡村技术人才,可以给予专项资助;返乡创业农业企业招用的技术技能人才、经营管理人才及高层次人才,可以根据相应类别纳入市级人才引进政策支持范围。


让农业成为更有奔头的产业
让农民成为更有吸引力的职业
“能工巧匠”们
如何雕琢出一幅幅和美乡村实景图?
值得期待!


记得把公号加星标,否则可能看不到推送哦


推荐阅读

“先学后付 避免跑路 ”,全省校外培训机构将全面推行

关于割韭菜,广福村是认真的



成都日报锦观新闻
记者 李霞
图片 成都日报资料图
编辑 蔺虹豆
校对 王戬
审核 饶竹舟
监制 杨扬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城市新语|城市人才之争,这回在“农村”
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